劳动教育教学反思

时间:2024-03-27 07:32:04
劳动教育教学反思

劳动教育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劳动教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教育教学反思1

《爱劳动》是一年级的第五课。本课从“爱劳动”的人文角度,选编了久唱不衰的儿童歌曲《劳动最光荣》和经典民乐合奏曲《三个和尚》作为聆听作品。演唱作品选编了两首:一首是长期以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洗手绢》,另一首是在儿童歌曲中少见的、具有号子特点的歌曲《大家来劳动》,目的是通过聆听与演唱实践活动,将“爱劳动”的美德教育,自然而有效地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并通过活动,得到发扬和渗透。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除了让孩子们唱好歌曲外,还让他们根据歌曲的旋律,编创新的歌词,一边演唱一边加入动作表演歌曲。为了烘托歌曲的'情绪,加入了打击乐器木鱼和碰钟为歌曲伴奏。在此活动中,我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两种乐器的音色,并通过视奏找出适合演奏这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然后再按照教材上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在教给孩子们演奏乐器时,我总以为碰钟的演奏姿势,比较难掌握,所以,把重点放在了碰钟的演奏姿势上,而忽略了木鱼的演奏姿势,结果在跟音乐伴奏时,大部分孩子敲击木鱼的姿势都不规范,而且也没有发出好听的声音。这时我又重新去纠正,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另外,为了突出“爱劳动”的主题,我把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也作为学唱歌曲来教唱。孩子们模仿着劳动的动作,唱着他们“自己的歌”,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劳动教育教学反思2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劳动教育教学反思3

劳技课虽说不是主科,但作为一门学科,也涉及到对学生的评价,如评价不当,势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评价得法,就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刚开始的劳动技术评价我只注重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慢慢我发现,其实学生在一次活动中,每个人的体验和学习的结果是不同的。例如在《制作水果拼盘》一次活动中,有的同学材料准备的比较充分,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水果;有的同学作为组长对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有的同学善于出谋划策,使制作的水果拼盘与众不同;有的同学虽然制作的不怎么样,可其在完成后,桌面的卫生工作搞得干干净净……因此,这样一次活动,它的本身就包括了许多可评价也值得评价的因素。为了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我认为劳技课的学习活动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学习态度

主要指学生在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来评价。

(2)合作精神

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3)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劳动技术过程中,在技术思维和制作作品时对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创造能力。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这样有利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劳动教育教学反思4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体验性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过程中。

然而,三年级的孩子大部分还处在依赖父母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诸多问题的阶段,对生活的体验不深,而且大多还不能做到主动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因此对“职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所以,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去调查了解社会上有哪些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具体要做什么的。再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他们对照自身生活,讲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的职业,来逐渐感受各种职业的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正当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得到尊重。从而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别人,长大成为别人生活需要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待学生要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小心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但却非常脆弱,稍不小心,它就会滚动破碎。作为教学工作者,对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所以,在活动过程中,为了保证全员参与,体现自主合作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我多次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机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互相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大胆展示、大胆探索自己,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情感、态度、能力等都得到发挥和提高,通过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汇报,让学生对“人们的职业和劳动”有全新的认识。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于是我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以活动来体验生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职业与职业之间是关系密切的”,我让学生扮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比如:医生的小孩要上学谁来帮帮他,教师生病了谁帮帮他。通过“接龙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活动目标也达到了。但是,这节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在抓住教育契机这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对于理解“人们通过不同职业的劳动满足他人的需求,同时也为自己获取相应的报酬”这个问题,所用时间不够,学生谈得不多,而我在这时却没有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向,以便更好的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思考,要在这一环节适当加时。

劳动教育教学反思5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回想这段时期的手工折纸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悟道: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让他自己寻找生命支点,让他自己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认识自己。手工折纸正是采用了快乐的教育方法,以此对孩子进行教育,富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对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陶冶孩子的心灵情操;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启发学生自学感知: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劳动课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最后形成技能,教师的教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会和不会的临界点为切入点,所以劳动课的自学感知是必不可缺少的。

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运用旧知识与技能,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机会,还使学生对所需学习的新知识技能有整体印象。如在拆麻雀时,学生通过拆,了解折麻雀分了六步:麻雀的尾巴拆开后,发现“折脖颈、翅膀”属原有知识,折尾巴由学生实践感知,一起找到方法。

折尾巴是难点,学生虽拆开尾巴,也不能完全掌握方法,于是师利用示意图出示折法,通过阅读再尝试折法,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图示意义,再全面展开,兴趣高涨。

巩固练习总结。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学生掌握了折麻雀的方法、要领,放手让学生练习操作,一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劳动知识,形成技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及时矫正存在的问题。

巩固练习总结后面加上延伸,如请同学们欣赏几组折其它的动物的示意图,会更加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未来的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没有创造力的人。因此在课堂上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才是关键。

劳动教育教学反思6

学习过哲学的人都知道,任何事永远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完美,所以客观的反思总是能够让我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我习惯性地对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自查,下面就这次的自查情况作一简单的小结。

一、亮点。

1、能够以劳动场景为主线,创设一种劳动的氛围,用不同的劳动场面引导学生走进不同的音乐场景,教学效果颇好。

2、能够主动积极的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能多角度的利用教具为教学服务。

3、能够主动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4、通过本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5、教师能够自信且良好的驾驭课堂,亲和力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没有能合理的安排歌曲教学的.时间,对于本节课来说无疑是有些缺憾。

2、课堂中没有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得课堂氛围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

3、给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空间欠缺。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在欣赏时,教师应做些什么?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其实公开课也是一个例子,它告诉我们教师是永远的学习者,希望我所承担的这次公开课也能给各位教师以启发。

《劳动教育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