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16 23:50:12
压强教学设计

压强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压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压强教学设计1

1新设计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实验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2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共、单位,并能有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少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第一年招生,学生都来自农村,基础差,能力不强,学习信心不足,但他们好奇、好动、好胜,思维活跃,兴趣深厚,在教学中多鼓励、多引导、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在实验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4重点难点

1.重点是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

2.难点是正确区分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

一、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观察媒体图片,一只小小的蝉能牢牢地爬在树枝上任凭风吹雨打,它有多大的力?一只骆驼那么高大,再驼上重物在松软的沙漠中自如行走而没陷入沙中这是为什么呢?引入课题并板书

新课探究

活动2

【讲授】

二、新课探究

〈一〉、压力

1、展示媒体图片:

〈1〉、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3〉、按图钉时钉对墙的压力

2通过分析,总结: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方向:与受力面积垂直,并指向其内部

大小:有时与重力相等,有时不等

〈二〉、压强

1.展示图片,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

〈1〉.压力的大小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谁有关

〈2.〉受力面积的大小

2.实验探究:播放媒体资源“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老师演示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结论:

A、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作用效果呢?设疑引出压强概念

3.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压强/受力面积P=F/S

P压强帕斯卡Pa

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平方米㎡

〈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4〉、单位换算:1KPa=1000P

1MPa=1000KPa

1MPa=1×1000000Pa

〈5〉例题:一本教科书平放在1m2的桌面上,书的重量约为2.5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为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教科书静止地放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

F=G=2.5N

桌面的受力面积S=0.05m2

P=F/S=2.5N/0.05m2=50N/m2=50Pa

答:书对桌面的压强为50Pa。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的大小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A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B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的方法:

A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B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3〉.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例子。

三.小结:

1、基础知识。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叫受力面积。

(3)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公式:P=F/S,单位:Pa。

2、研究方法:

通过猜想、分析、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压强的规律

活动3

【练习】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几种现象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装有履带;

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粗花纹;

C、用细线切松花蛋;

D、用宽带背书包。

2、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缝衣针头做得很尖

B、坦克车上有两条履带

C、鸡蛋在桌边易敲碎

D、用订书机订书时要用力按

3、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同学们正在考试的试卷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0.5Pa,它的意义是

4、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

C、单位压力的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大。

D、单位受力面积的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活动4

【作业】

作业布置

课本第3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二、三、四题

第1节压强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第1节压强

1第一学时教学

活动活动

1【导入】

一、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观察媒体图片,一只小小的蝉能牢牢地爬在树枝上任凭风吹雨打,它有多大的力?一只骆驼那么高大,再驼上重物在松软的沙漠中自如行走而没陷入沙中这是为什么呢?引入课题并板书

新课探究

活动2

【讲授】

二、新课探究

〈一〉、压力

1、展示媒体图片:

〈1〉、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3〉、按图钉时钉对墙的压力

2通过分析, ……此处隐藏30407个字……出压力的大小对压力效果的影响;把同一块砖平放与立放能保证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得出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参照课本实验。

(1)把一块砖平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2)把两块砖叠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3)把一块砖竖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收集证据:图(a)、(b)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图(b)受到的压力大,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图(a)、(c)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图(c)的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分析论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计算

3.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写作“N/m”,物理学中称为帕斯卡。帕斯卡是非常小的单位;我们把三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约为1Pa。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信息窗”,让学生对帕斯卡有所了解。

【知识链接】

帕斯卡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1623年6月19日生于法国克莱蒙费朗,1662年8月19日逝世于巴黎,享年39岁。

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流体力学、静力学和大气压强的研究。

托里拆利实验的消息传到法国后,引起了帕斯卡的极大兴趣,在1646年10月,他几次重复了托里拆利的实验,均获成功。1646-1647年,他准备了几根长度约12m的各种形状的玻璃管,把它们固定在船的桅杆上,分别用水和葡萄酒做实验,帕斯卡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1647年10月出版的《关于真空的新实验》一书中指出,管内出现的空隙确实是真空。

帕斯卡还做过大气压随高度变化和虹吸现象的实验。1648年9月19日,帕斯卡让他的内弟佩里埃把气压计带到克莱蒙附近高约1000m的多姆山,在山上进行实验,看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山顶比山脚的水银柱高度低8.5cm);他自己也在巴黎的圣杰克塔顶做过同样的实验。帕斯卡把真空存在的论证和大气压强联系起来,进而把两者放在更为一般的“流体平衡”理论中来加以阐述,说山顶实验使他“亲眼看到自然界中最轻的流体——空气和最得的流体——水银之间的平衡。”

实际应用:比较坦克与图钉所产生的压强。

例题:一辆质量为12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的压强的大小。

已知:坦克的质量m=12×103kg,履带面积S1=1.5m2,图钉所受压力F2=20N,面积S2=0.05mm2。

求: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和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2,并比较其大小。

解:坦克对地面的压力:F1=G=mg=12×103kg×9.8N/kg=1.18×105N。

地面的受力面积:S1=1.5m2×2=3m2.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3.93×10Pa。

图钉尖对墙的压力:F2=20N。

墙的受力面积:S2=0.05mm2=5×10-8m2。

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2==4×108 Pa。

比较可知,图钉虽小,但是它对墙面的压强却远大于坦克对地面的压强。设计意图: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交流与讨论:

估算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行走时和站立时的压强一样吗?如何估算每只脚的面积?

采用的方法:割补法测面积。

根据质量计算重力,得到人对地面的压力,代入公式P=FS进行计算。

4.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增大压强?怎样才能减小压强?

分析归纳: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应用:

(1)把两个核桃同时放在一只手上捏,由于两个核桃互相挤压,其接触面积非常小,产生的压强很大,很容易把核桃压开。

(2)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它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应用:钉子、箭头、刺刀、长矛等。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应用:建筑物的地基、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学生的书包做成双肩背且背带做得比较宽。

三、课堂小结。

1、基础知识。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叫受力面积。

(3)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公式:P=FS,单位:Pa。

2、研究方法。

通过猜想、分析、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压强的规律。

四、课堂反馈。

1、推土机对地面的压力也很大,为什么它可以在土路上工作而不陷入泥土中?

(答案: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往地里打桩,为什么要把桩的下端削成尖形?(答案: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书包的背带为什么要做得很宽?(答案: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4.将边长为3dm的立方体铜块放在上表面面积为100cm2的水平放置的铁块上。求铁块上表面受到铜块的压强是多少?(铜的密度P=8.9×103kg/m3,g=10N/kg)

分析:找到受力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铜块的底面积900cm2,大于支持面的面积100cm,所以受力面积是100cm。(答案略)

【设计思路】

1.本节从学生常见的但没有思考过的现象引入新课,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再介绍压强的铺垫重点知识压力,通过对四个图例的分析来理解压力的的概念;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用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之后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并口头解释压强现象,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突出物理学是描述自然现象,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学科。

2.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通过演示实验的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3.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培养了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压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